财联社4月29日讯(编辑 笠晨)“一口牙县城一套房”、“一口牙一辆宝马车”……这些生活中经常听到的玩笑话,透露出“种牙贵”让人望而却步的无奈现实。近日,北京、河北、浙江、四川等多地医保部门发布公告,于4月20日落实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竞价挂网“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措施,单颗种植牙的价格降低一半左右。网友直呼:再也不用担心“口腔刺客”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看到不少患者延迟了种牙计划,就在等集采政策落地。”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常委满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集采后的种植牙将为更多患者减轻医疗负担,不再让患者‘望牙兴叹’”。根据国家医保局披露,本次集采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随着医疗服务价格相关规定出台,三级公立医院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为单颗4500元。
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岁-74岁老人当中有86%存在牙缺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发现,多家北京民营连锁口腔机构在4月1日即开始了“集采价”的种植牙促销,价格已低至3000多元/颗,并表示“降价不降质”。此外,规范整合后的山东省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4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当天,“随着牙冠、种植体等集采价格落地执行,种植牙相关的咨询量、问诊量、手术量都大幅增长,其中手术数量比之前增加80%-90%。”济南市口腔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解建立说。
集采的靴子落地,种植牙行业是否会再度站上风口?“预计未来国内的种植牙数量,有望从目前每年400万颗,增长到每年1000万颗以上。”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认为这个目标或许一年后就能实现。而对于起步较晚的国产种植牙耗材厂商而言,集采是压力也是机会。一位国产种植牙企业代表透露,尽管国产品牌产品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销售份额占有率尚不足10%,本次集采后很难快速放量或实现“国产替代”。但对于临床应用时间短、案例少的国产种植牙来说,整个种植牙市场规模的扩大,将有助于企业积累更多的临床应用数据和案例,对未来长期的应用和研发会有一定帮助。
▌种植牙纳入集采带动国内耗材需求爆增 口腔CBCT迎拐点
受益于老龄化和支付能力提高,近年来种植牙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牙博士招股说明书,2020年国内种植牙市场规模为431亿元,2015-2020年复合增速为22.07%,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至1911亿元,2020-2030年复合增速为16.06%。
种植牙产业链中包括上游设备和耗材企业:种植类如华西口腔科技中心等;修补类如正海生物、奥精医疗等;设备类如口腔全景机和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的美亚光电等;数字软件类如3shape等,以及他们的上游陶瓷块厂商爱尔创(国瓷材料)等。中游为器械经销商:松佰牙科等;下游为口腔医疗机构如通策医疗、拜博口腔等。
浙商证券孙建等人在3月20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种植牙集采降价后,其渗透率有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加速国产口腔CBCT等检测设备需求释放。中游设备美亚光电、朗视仪器是国产口腔CBCT设备龙头。种植牙渗透率提升,民营医院和诊所的设备需求弹性更大,国产设备依托性价比优势聚焦民营市场。口腔CBCT上游核心零部件上市公司主要为奕瑞科技、康众医疗。
▌种植牙集采“短兵相接” “牙茅”面临一场硬仗
正所谓“金眼银牙铜骨头”,在A股市场里,牙科一直都被投资者视为坡长雪厚的黄金赛道,关于牙科的纯正上市公司只有通策医疗这一家。也正是因为如此,自通策医疗借壳上市以来,其便一直备受资金的追捧,被投资者奉为“牙茅”。然而,通策医疗最近几年在资本市场走势一路下行,前年最风光的时候曾触顶1300亿元市值,而不到2年的时间内市值蒸发超过70%。
从2020年、2021年的财报数据来看,种植业务位列通策医疗五大业务板块增速第一位。对通策医疗来说,种植牙业务是不可或缺的市场。业内人士透露,一旦种植牙耗材被集采,通策医疗的盈利能力很可能受影响。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大型口腔连锁机构失去了此前集团采购优势,与公立医院及其他民营口腔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大幅降价势在必行,这也将影响种植牙最终利润率。
通策医疗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能把这些增量转化为自己的增量。竞争来自参与集采的1.8万家医疗机构,其中有1.4万家民营医疗机构,占总数的80%。想要获得足够量的种植牙,一要有覆盖面足够广的口腔机构,二得有足够多的医护人员。“种植牙放量一直是其所期待的一件事。”3月23日,通策医疗董秘处的回复直截了当。2022年通策医疗发布的财报中提及——医护人才储备,这也是其这两年最重要的战略布局。
通策医疗在调研内容纪要中提到,宁口2022年上半年营收增长3%,净利润下降是由于2022年新增了40名医生储备,增加的人力成本影响了900万元利润。通策医疗2022年三季度财报中提到,为“后集采”时代准备,让90%以上的专家都在支持蒲公英医院快速发展,目标是让蒲公英医院在最短的时间成为当地第一的口腔医院。值得注意的是,通策医疗的重磅项目“蒲公英计划”在2018年提出,被公司视为“未来五年重要的发展计划”。而如今,目前来看,该计划仍处筹备或培育期,2022年上半年蒲公英分院贡献收入1.71亿元,净利润率仅为5.5%;前三季度贡献收入2.98亿元,新增蒲公英分院净利率仅为8.5%。
此外,通策医疗董秘提到,这几年相关医生的储备已经足够了,“(种植牙)量再增长10倍也够”。“以价换量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目前种植牙渗透率低,随着价格差异化定价,总量的快速增加仍有望形成规模的较高增长。”这是通策医疗2022年底在机构调研时的观点。一位长期关注消费医疗的行业人士分析,通策医疗的主要市场仍在浙江,但即使在浙江,面对接下来激烈的种植牙市场,也没有绝对优势,“确实是一场硬仗”。
“即使没有集采,未来种植牙也会慢慢从一个高毛利业务变成低毛利业务。因为这一部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主要靠的是设备定位、辅助软件和三维建模。所有的口腔诊所都能做,没有那么深的护城河,所以市场竞争会比较激烈。”关注口腔赛道的投资人说。
对于中国的民营口腔医院市场而言,集采消息和盈利曲线下降关系也不大。“其实在集采消息出来之前,民营口腔诊所就因为价格战的原因,自己就把价格压下来了。低于4500元的种植价格,在业内其实已经比比皆是。”口腔诊所从业者如是说到。目前,很多民营口腔诊所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面对高昂的诊所房租、水电以及人工费用等,其实利润不算高。有医疗投资机构工作人员曾表示,目前80%的民营连锁口腔机构都处于亏损状态。
▌天价种植牙神话破灭 牙科诊所或大批退出
有业内人士给予了一个乐观的预测,当集采降低价格后,原本属于改善型医疗需求的种植牙,将会成为百姓们的基本需求——几十亿颗失牙的市场会打开。这几乎奠定了一个薄利多销的局面。但这并不是在所有牙科诊所都会发生的局面。当耗材价格下降后,牙医利益会受到直接冲击。“在大部分诊所里,医生收入是和耗材挂钩的。这和骨科心脏支架集采的影响类似,医生的工作量加大不说,收入会减少。”业内人士表示最担心的是到底能不能以价换量。如果薄利了,但最终没有多销,经营可能难以为继。
牙科是医院所有科室中,最适合独立执业的。即便在改革开放之前,全国各地的个体牙医也不在少数。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全国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加起来有66000多家,提供的口腔医疗服务占到总量69%左右。民营口腔医院或诊所的一大特点就是连锁率特别低,只有约4.8%,绝大部分牙科诊所都是“个体户”。牙科特别依赖医生的个人能力,牙医独立执业会比其他专科容易很多。
“种植牙的暴利在上游的厂家,到了终端诊所,利润空间很微薄,还没有算上房租、水电、折旧。”业内人士认为,假如耗材降价,但没有带来体量的增长,薄利了之后又没多销,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当收入不足以支撑过高的运营成本时,一些诊所不得不关停退市。长远来看,种植牙是整个口腔治疗过程中,应对牙齿缺失时最后的办法,更重要的是提高公众对口腔卫生的关注意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8020’标准,是希望在80岁的时候每个人都有20颗以上的好牙齿,而不是20颗种植牙。”业内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