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5月29日—31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机械总院依托所属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武汉、郑州到德州、沈阳,组织了一系列科技开放日活动。
在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近百名来自武汉的师生代表以及科技爱好者观看了展板和介绍,以及摩擦学、腐蚀学和微观形貌等现场实验演示。从在国内率先开展三峡工程防腐蚀技术研究,到第一次将综合表面保护技术应用于高原地热电厂,第一次将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应用于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第一次将长效防腐技术用于援外大型工程,再到现在用薄膜技术给材料穿上功能“铠甲”,从而有效支撑和保障我国国防、能源、交通等重大领域高端装备的长寿命运行与安全服役……通过一个个重大工程背后防腐那些事儿,大家不但了解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各种表面保护问题,还对表面技术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有了深刻认识。
在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自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二小学的学生观看了栩栩如生的实物模型展示,参与了趣味十足的科学小实验“大象牙膏”和“神奇的小海马”。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焊接专业的大学生,了解了实验室创新成果以及钎焊在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应用。从古老的铜车马到现在的大飞机,从小小的眼镜到大大的人造太阳,从可上九天揽月到能下五洋捉鳖,从关乎国计民生到国家重大需求,钎焊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举办科普论坛、科普报告、实验基地现场交流等主题活动,为来自山东德州、烟台、潍坊和河南郑州的政府相关人员、大中专院校、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奉上了一场科技盛宴。授课教授、博士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成形技术与装备、复合材料自动化铺放成型技术等的发展历程,多形式、多角度展示了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最新的科研成果,让社会公众对新能源汽车、高铁列车、大飞机、运载火箭轻量化都离不开的先进成形技术有了直观感受。
在高端装备铸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诞生于5000多年前且历久弥新的铸造技术,来自东北大学材料学院的科技学子,了解了压蜡-组蜡-制壳-脱蜡-焙烧-熔铸成形等多个工序的工艺与装备特性,以及绿色快速3D打印技术在铸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永乐大钟,再到现在的白鹤滩转轮、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铸造技术仍焕发着崭新的生命力,支撑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