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义江,国富中审学院2019级CPA精英2班班长。本科四年学分绩点3.83,专业排名第六。曾获审计长奖学金、瑞华杯年度人物提名、校一等奖学金。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2023年研究生考试中,戴义江以初试成绩411分,排名第一,超第二名40分的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录取。
艰难方得玉成,上岸!
“路过,就去看看吧。”2019年的盛夏,戴义江走进交大,拍下一张照片留念。2023年,22岁的戴义江顺利上岸交大,圆了一直以来梦想。
19年戴义江摄于交大图书馆前
23年戴义江摄于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前
从料峭春寒到赤日酷暑,其中艰辛,也只有戴义江自己知道。
“其实,挺冒险的。”对于交大,戴义江并不是一开始就胜券在握,“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也并不是一定就要考上交大,我是在复习过程中坚定的。我觉得,只要我做得够好,是不是也可以有好结果。”
10月,得一,楼梯间。“50分要靠背书”的管理学几乎淹没了戴义江的每一个下午。
“我差不多从下午的两三点钟开始背。一开始面前有竹叶,有阳光,光影很好看。但过几个小时天光慢慢暗下去,发现自己背的内容什么都没有记住,那一刹那,我的心情和天空一样暗淡。”回顾自己与管理学相爱相杀的那段时光,他如是说。
但好在,就如同他形容自己一样,戴义江是一个很擅长调节心态的人。“我特别容易焦虑,但我的焦虑来得快、走得也快。”
一下午的迷茫或许会在傍晚迈出图书馆看到的润泽霞光里烟消云散。“那一刻,我觉得好像可以再继续,可以再重新来过,转身投入新一轮学习。”
考研路上,陪伴戴义江一遍遍从头来过的,不只是“得一”窗外的湖水,不只是外文图书馆一方小小的台灯,还有结缘于晨训小组的三两好友,甚至图书馆里一个个面容熟悉但不知道名字的陌生研友,都曾经给过他莫大的鼓励。
“和晨训小组的三个好朋友结伴考研复习是最宝贵的回忆,大家早出晚归,彼此鼓励走过那段艰难的日子”,戴义江说。但四人小组间也有着不成文的规定,中午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聊学习。“有的时候,做了一上午的数学和学了一下午专业课的那种烦躁和压力,就在吃饭那短短一个小时里烟消云散了。”
“像一束光一样。”戴义江的备考日子,就是由这点点温暖的瞬间组成、支撑着的。
谈起考前那段“阳过”的经历,戴义江坦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1月,戴义江陷入了比较严重的失眠。“可能是因为白天咖啡喝多了的原因,但没有办法,不喝的话学习没有精神。”他苦笑说。12月16号,在大家都忧心忡忡新冠时,戴义江成为了周围朋友里第一个“阳”的。
“感染后,我在金培隔离,一直反反复复发烧,看不进去书。很紧张,在最应该冲刺的时候,我的脑子却不清晰,什么都做不了。”他说。
在等待“阳康”的日子里,戴义江给一直精神紧绷的自己放了一个“短假”。“仔细想一下,那段时间反而像一个缓冲期。之前一直睡不着,但考研前那一周,我几乎每天都在金培睡觉,睡醒了就看一些不太用动脑子的内容。”
幸运的是,24号考试,戴义江在前一天转阴,健康地迈向了考场。这场漫漫考研拉锯战,以戴义江初试第一作为结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0%”原则
考研复试时,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一直是别人家的小孩吗?”“可能小的时候是。”当时的戴义江是这样回答。
“越长大越容易发现,自己不过是茫茫众生里的一介平凡人。但也没办法接受自己泯然于众人,所以我会尽量让自己达到心中相对比较完美的状态。”这个比较完美的状态,在戴义江的本科生活中,体现为“10%”。
“我给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只要排名在前10%就可以了。”戴义江的原则是“够用就行”。
戴义江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
“包括我参加一些竞赛也是这样,没有预期、不执着于名次。如果一定要去拿第一的话,对我来说边际效益明显在递减,我可能要额外花很多时间,才能在名次上进步一两名。我更愿意把这些时间投入到其他更感兴趣的方面。”戴义江坦言。
大二时,戴义江参加了北大的一期暑假社会实践,任务是对养老项目进行追踪调查。受访者以老人为主,加上方言不通,和他们交流属实不是一件易事。但戴义江慢慢摸索出来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老年人交流,一开始听不懂问题没关系,只要你语气软下来,一点点耐心提问和倾听,总能听懂老人们要表达的意思。”
“我好像更擅长和人沟通交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戴义江此次活动自信心的来源。“我的那个队伍里,有北大、复旦的,一开始进去的时候,我害怕自己会跟不上。”但好在,参与不久,戴义江就发现了自己的优势。
也诚然如此。一个月的访问下来,戴义江成为了任务完成质量最高的那一个。而他所在的江西一队也在全国八十余支队伍里名列前茅。
勇敢点,去奔赴下一个山海
“审大于你而言,有什么特别的记忆载体?”戴义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是“润园操场”。
一个原因是,这里是他每天早训,从泽园三站一路狂奔的终点。另一个原因是,这里还见证了他大一的一段艰难减肥历史。
如今看到戴义江,你很难想到,刚入校的他有160斤。大一上学期的那个秋天,他在润操坚持跑步,1个多月,瘦了20斤。晚上的润操很黑,只有耳机里的音乐作陪。从一开始跑三四圈就觉得很累,到后期可以六、七公里,甚至跑过十公里。
润园操场的跑道是环形的,终点与起点相接,兜兜转转,或许总能踩到原点。就像那场考研之旅一样,从上交开始,又落足于上交,中间隔着的,是无数个难眠的夜晚,无数难背的课本,无数个想要放弃,但又重整旗鼓的瞬间。
再翻看文首的那两张照片,或许能看到,戴义江重叠的影子,是跨越了四年青春。
“勇敢点,去奔赴下一场山海,去找一朵下落不明的云,去追一盏不知所踪的月亮。”这是戴义江在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中所写,他希望所有人都有勇气去奔赴属于自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