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讨论汇率话题可能不太合适,至于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我还是决定说说人民币汇率方面的事情。

9月28日人民币贬值至多年来的低点,兑美元汇率一度达到了7.26以上,即要用7.26元人民币才能换得1美元。


(相关资料图)

不过,当天监管部门在一场电话会议中提到,“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的可能”、“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这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外汇局等部门将出手干预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因此迅速拉升,最终以7.16收盘,之后几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一度升值至7.06。

当时有粉丝我问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的看法,不少人觉得离岸人民币将重新回到“7”以内,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知道情绪也许能在短期内左右市场但货币升值还是贬值最终是要用实力讲话。

强势美元下其他国家的大部分货币政策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最多只是暂缓贬值的速度,大趋势是改变不了的,典型的例子是最近英国和日本央行的干预,都是昙花一现后被美元打回了原形,继续贬值。

10月20日,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了前期低点并跌破7.27关口,将之前升值的部分全部打了回来,究其原因是由于英国等欧洲国家近期公布了CPI数据,通胀水平超出预期导致美元指数大涨让非美元货币再度贬值。

11月1-2日美联储将召开今年的倒数第二次议息会议,再加息75个基点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美元指数还要向上攀升,非美元货币也将再经历一轮明显贬值。

另外,12月美联储召开2022年最后一次FOMC大会,市场预测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70%,换言之,强势美元至少延续到今年年底。

当然,人民币汇率也有好消息。

央行工具库里确实还有不少能够抑制人民币贬值的工具,更加重要的是人民币并没有完全实现国际化,资本管制使得政策的“影响”能力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较强。

怎么理解呢?

熟悉外汇市场的朋友应该知道人民币外汇有两个代码,一个是在岸人民币,英文缩写为CNY,另外一个是离岸人民币,英文缩写为CNH,前者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内市场,后者则是同日元、欧元、英镑等一样的国际化外汇市场。

国际市场上的汇率变化和只和一国货币的供需关系有关,体现了市场性;国内市场上的汇率容易受到政策影响,“管理性”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两个市场虽然是独立的但彼此间会互相影响,央行的政策工具直接作用在在岸人民币市场,随后再传导至离岸市场,如果没有在岸市场的话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可能更大且政策的作用会更小。

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在岸人民币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往往和咱们的调控目标比较相似的原因。

国际化有好处,开放的资本市场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但也有坏处,汇率完全跟着市场走,国内政策在遇到美联储“发威”时几乎没有多大抵抗能力。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一蹴而就,资本市场不可一下子完全放开,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维持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可能会让我们少赚一些钱,但也避免了被强势美元收割造成的巨大损失。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