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吴兰 赵强)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近五年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各扬所长、共拉长板、紧密携手、协同发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成为全国经济压舱石、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交通长三角 基础设施“软”“硬”联通
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昌景黄高铁完成静态验收,沪宁沿江高铁进入运营前的百日冲刺阶段。沪渝蓉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等2个省际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已建在建高铁覆盖区域内所有设区市。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区域高铁运营里程6668公里,在建高铁里程3121公里,预计2023年新增高铁运营里程493公里。
公路联通能力不断提升,千岛湖至黄山高速公路安徽段等5条省际高速建成通车,新增4个、拓宽1个省际接口,总接口数达33个。宁滁高速公路江苏段等开工建设。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7万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不含改扩建)3285公里,预计2023年新增高速公路约628公里。
水上长三角格局持续优化,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完成试通航,基本建成湖嘉申线浙江段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杭申线浙江先行段。长三角区域高等级航道网规模达4270公里,预计2023年新增高等级航道约330公里,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络逐步完善。
世界级机场群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建成杭州萧山机场三期T4航站楼,南京禄口机场T1南指廊。长三角区域共有运输机场24个,嘉兴、亳州等4个新建机场正加快建设,南通新机场等4个规划新建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等机场为重点的长三角机场群初具规模。
除了上述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显著增强,长三角在运输服务“软联通”也全面提升。
例如,拓展省际毗邻公交线路覆盖面,长三角地区累计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97条。“跨省通办”高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完成网络预约出租车营运证等4证共享互认。挂牌成立苏皖船检一体化工作站,跨省换证更加迅捷便民,入籍检验周期从1个月缩短为3天。联合发布重大节假日区域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指南,提升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网服务水平。
数字长三角 共建共享互补协同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增长新引擎作用的不断凸显,建设数字长三角、推进信息一体化成为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加速打造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数字产业联动互补、数字智治高效协同的“数字长三角”是三省一市的共识。
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加速共建。加快推动5G基站共建共享与融合应用,截至2022年12月,三省一市累计建成5G基站超51万个,占全国比重为22%。
江苏发布“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指南、浙江24个项目入选《5G全连接工厂探索实践案例集》、安徽组织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23个……“5G+工业互联网”在三省一市深入推进中。
而在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统筹方面,三省一市IPv6活跃用户数累计达3亿,占全国IPv6活跃用户总数的43%。长三角6个城市获评全国IPv6综合试点,累计建成千兆城市21个。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业务规模全国第一;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起步区,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汾湖算力汇聚调度中心一期已投运、二期正在建设……
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加速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和“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等新模式,浙江累计建设未来工厂41家、智能工厂235家、数字化车间278个,迭代建设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安徽培育认定数字化车间875个、智能工厂175家。建成并启用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成立长三角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长三角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
科创共同体 联合攻关获新突破
自2022年8月以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在制度、政策、资源协同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切实担当起育新机开新局的重要使命。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关于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先后出台。2023年4月,三省一市科技厅(委)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联合攻关协同机制与实施路径。
在深化跨区域联合攻关中,初步实现部省(市)任务联动、资金联合、管理联通“三位一体”,打破了长三角区域二十年的联合攻关壁垒;在组织方式上,以“揭榜挂帅”方式,推动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2022年11月,15项纳入首批长三角联合攻关计划,超过40家的长三角高校院所、企业参与,汇聚了复旦大学、之江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合肥工业大学等一批优势科研力量。2023年4月,2023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需求征集工作正式启动。
2022年三省一市相互间技术合同输出25273项,技术交易金额1863.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12.5%。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已在上海、浙江全域和江苏、安徽部分区域互联互通,已有2207家企业在平台上注册并申请了科技创新券,订单服务额达到1.3亿元。
一卡通畅行 区域壁垒加快破除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积极探索“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
1分钱乘车、景区门票实付满30元8折优惠、餐饮消费实付满100元立减30元优惠……近日,以“居民服务‘一卡通’皖美‘约惠’长三角”为主题的安徽省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惠民服务活动在合肥正式启动。在2023年6月至8月活动期间,长三角全域持卡人在安徽境内享受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同城待遇”。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在教育、公安、民政、人社等领域约100项政务事项支持凭卡办事,区域所有城市公交地铁、1717个文旅场馆支持社会保障卡通用,人社、财政等领域待遇补贴通过社保卡直达个人,41个城市近1万家医疗机构支持凭卡医保就医。
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准入体系一体化建设”、揭牌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建营商环境,统一市场准入规则,区域壁垒加快破除。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市场主体登记、工业产品许可、食品生产审批等50多个市场监管领域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
三万里风鹏正举。借势长三角的“东风”,同乘一体化的“快车”,沪苏浙皖正同频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加速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