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以色列研究人员对老年人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的效果研究,显示在奥密克戎成为主流病毒的背景下,打完“第四针”抵抗病毒的能力要显著强于只打三针的同龄人。

作为全球“疫苗接种先锋”,以色列政府在今年1月3日启动对高危人群接种“第四针”辉瑞BNT162b2疫苗的项目,年龄达到60岁或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在打完“第三针”后间隔四个月就能接种。这也为全球观察免疫政策提供了绝好的样本。

本次研究的数据收集于今年1月3日至2月18日期间,也是奥密克戎病毒在以色列肆虐期间,最终研究人员分别为接种完第四针和只打完三针的观察组找来了18.21万人进行比对,平均年龄均为72岁。

在这两组风险程度相近的人群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接种疫苗的显著区别。

研究指出,接种完“第四针”疫苗的老年人,在打完针7-30天周期内,相较于只接种三针的人群:PCR检测确诊比例降低45%、有症状感染比例降低55%、新冠相关住院概率下降68%、重症概率下降62%、新冠相关死亡概率下降74%。

换一种更具实感的描述就是,试验期内打完第四针的老年人里,平均下来每十万人因奥密克戎住院的病例数为86.6例,而只打完三针的老年人里,每十万人有266.7例需要住院;打完第四针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也会从每十万人110.8例下降至42.1例。

讨论:接种加强针的期望

在发布这份报告的同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刊发了美国疫苗学教授、轮状病毒疫苗共同发明人保罗·奥菲特教授撰写的评论。

奥菲特教授表示,在辉瑞BNT162b2疫苗最初的三期实验中,就已经发现疫苗保护效力,特别是对轻症的保护很难持续太久,这种程度的保护需要在接触时就有高滴度的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介导,但抗体水平如预期般会在六个月后下降。即便打完“第三针”,恢复的免疫水平也只能维持数月。对于轻症的保护程度降低,也限制了加强针控制病毒传播的能力。

奥菲特教授指出,人们现在正对“疫苗免疫”的意义感到困惑,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可以说围绕新冠疫苗最令人失望的错误就是将疫苗接种后的轻症和无症状感染称为“突破感染”。对于所有的粘膜疫苗而言,最主要的目标都是预防重症,即让人们远离医院、ICU或停尸房。

当然,接种加强针也不是越多越好。奥菲特教授认为,不论是接种疫苗、自然免疫还是两者皆有,都无法建立对轻症感染的长期保护。额外需要注意的是,接种加强针本身也不是毫无风险的事情,学界需要搞清楚哪些群体接种加强针受益最多。

此外,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存在“抗原原罪”(霍斯金现象)的情况,即免疫系统倾向于使用最初产生的免疫记忆来回应变种病毒,从而导致免疫效力的下降。这个问题也会限制人群应对变异病毒的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