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作者 | 刘元

编辑 | 铎子


(相关资料图)

微信支付的道歉产生了奇效。

一周前集体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宣称从7月1日起暂停使用“微信支付服务”的“西北大学、洛阳理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七月刚到,就纷纷从网站删除了之前的公告。

7月4日,花朵财经查询发现,除了西北大学的官网,还能在搜索列表中看到残存的公告链接外,事件爆发后,媒体着重提及的其它几家高校都已将公告删除得干干净净,找不到任何痕迹了。

突如其来的集体抵制

有鉴于链接已被删除,最早发出停用微信公告的高校已无从查找,从媒体保存下的公告截图可以看到,事件的起源是微信支付将于7月1日起对校园场景用户进行的“精细化管理”。

按照原有标准,微信支付在校园场景统一执行零费率政策,无论是交学费还是在校园餐厅就餐、为校园卡充值等等,都不会有额外的手续费产生,而从7月1日起,“除收学费外,其它收费均会受到限制并收取0.6%的手续费”。

对于校方的理解,微信显然不太认同,在致歉声明中,它们特意强调了此次调整“仅针对电商、酒旅等小部分盈利性场景实施”,并且也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优惠费率”,对于校园内的“非盈利场景”,则继续“保持零费率政策”。

为了佐证调整的必要性,微信支付还披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数字,称随着校园场景及商户数量的持续上升,电商、酒旅等盈利场景大量挤占零费率的教育补贴资源,导致成本不断高涨,为此承担的“银行通道成本超过10亿元”。

或许是受到了外界的压力,在短时间内更新的第二封致歉声明中,微信支付删除了这段描述,笼统的将其表述为“成本不断增加”。

但也正是这个“10亿元”,让外界突然意识到,微信支付原来也有成本的,而其中“银行通道费用”是让强如腾讯的公司都感到头疼的。

商家微信收款有费率 图源:网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管你是在群里发红包,还是在餐厅里买单,在网上商城用微信付款,微信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所能起到的仅只是提供支付渠道,方便资金流转的作用。真正负责结算、控制资金流动的还是各类金融机构,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永远不可能完全绕开银行,因此也就不可能省下银行的通道费。

按照行业中的通行标准,第三方支付机构针对贷记卡(信用卡)用户的使用,需要承担单笔约0.5025%费率的通道成本,具体包括不超过0.45%费率的发卡行成本、0.0325%费率的银联管理费,以及0.02%费率的银联品牌使用费。

如果是借记卡(储蓄卡)用户,使用费用略低,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承担单笔约0.3825%费率的通道成本,具体包括不超过0.35%费率的发卡行成本和0.0325%费率的银联管理费。

综合来看,用户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每完成一笔交易,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微信和支付宝需要承担的通道费率成本,约为0.3825%至0.5025%。

微信支付的盈利逻辑

比例看似不高,但如果考虑到支付规模,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据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第三方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487.1万亿元,即便都按0.3825%的费率标准计算,涉及到的通道费就有1.863万亿元,足够直接买下阿里巴巴公司的。

如此高额的费用,显然不是微信或支付宝能够内部消化的,将费用转嫁出去本就是应有之意。

在实际操作中,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常会将承担的通道成本,转移到商家端,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会有错觉,生活中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都是免费的。

图源:艾瑞咨询

根据博通咨询发布的非银支付报告显示,线下二维码支付,除教培和游戏等特殊行业费率为0.6%外,商户收单费率在0.3%-0.38%之间。线上支付方面,则针对不同行业划分了五档费率,金融理财相关行业0.15%-0.2%,消费类行业0.4%,一般类行业0.6%,教培、游戏等特殊行业1%,公益缴费类行业0%。

对比上文提到的通道费用不难发现,商户收单费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付给银行的通道费率间,存在一定的差值,而这正是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利润所在。

图源:网络

在腾讯财报中,支付业务相关收入被归为“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板块中,2017年到2022年间,该板块收入已从433.38亿元增加到了1770.64亿元,增速远高于同期腾讯控股总收入的增长。

2022年财报显示,与支付业务相关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已经成为了腾讯控股旗下的第二大业务板块,毛利率也从22%稳步提升到33%。支付业务已然成为腾讯控股旗下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赚钱的一个业务板块。

与之类似的,支付宝业务的利润更为可观。根据蚂蚁集团曾经递交的那份招股书披露,公司2019年总收入为1206.18亿元,其中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519.05亿元,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677.84亿元,整体毛利率更是达到49.83%,无论是收入规模还是盈利能力,比微信同期数据都高出了一大截。

一举多得的精细化管理

赚钱能力比不上支付宝的微信,之所以这次向高校收取手续费引来诸多吐槽,根本原因就在于,与早期不计成本“零费率”跑马圈地推广比起来,当下盈利导向的操作,让外界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尽管根据2016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学校和医院、慈善机构一样,都属于减免类,也就是0费率的公益类交易,但这也仅限在学费缴纳等特殊的环节,校园内开设的奶茶店、超市等等并不属于这一范畴,此次微信支付试图收取的也正是这部分业态的手续费。按照之前的操作,微信支付将它们统一按零费率执行了,毕竟相比其他场景,作为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未来的支付潜力非常高,成长空间巨大。

但此一时彼一时,在经过了多年的厮杀后,当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进入到存量市场,形成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双寡头”,在短时间内,谁也不可能将对手打倒,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变现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微信支付所谓的“精细化管理”,也正是此意。根据长桥证券测算,微信支付的商家支付费率提升万分之一,或是补贴减少万分之一,便可为腾讯挤出数十亿元的税前利润。

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也正在收紧,从这一角度理解,“精细化管理”也符合监管需求。

2021年10月13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要求包括小商户在内的商家,都不能私下使用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收款,必须申请特约商户收款码进行收款。

按央行相关负责人的说法,《通知》总体上有助于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防范不法分子通过改造支付受理终端、申请虚假商户等手段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条款的出台,真正的目的是规范管理,堵塞第三方支付漏洞,毕竟个人收款和商户收款,从资金流向和交易属性上,都有着本质的差别。

在通过道歉降费平息了各大高校的抵制风波后,7月3日,微信支付团队悄然上线了可以用微信支付消费生成的金币来兑换的“提现免费券”,根据测算,每位用户月内累计最高可领取1.2万元免费额度,相比以往大幅提高。

在口碑和盈利之间,微信支付正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