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天才,辞亲远游,蹉跎岁月,李杜相识,安史入幕……伴随着暑期档《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诗仙李白”的相关话题热度不减。7月29日下午,天一文化讲坛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导,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詹福瑞先生,在河南省档案馆为省会观众带来讲座《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以“生命观”为线索讲述“李白诗传”,为理解李白诗文精髓、认识作为天才诗人和凡夫俗子的李白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生命角度还原李白
在詹福瑞看来,人的生命是一切人文之始,也是文学的源头。
(资料图片)
“对于个体生命本质,李白没有提出任何理性的概念。但他通过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艺术表现,不仅触及个体生命本质问题,而且极为深刻。”詹福瑞表示,当看到个体生命在于瞬间的存在而归于虚无,李白对个体生命的深刻体认给他的心理带来巨大的焦虑,同时也为他的人生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动力。
既然生命的本质是瞬间存在而终归虚无,生命的目的何在?李白将其归于“快乐”,因而“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追求的‘快乐’在肉体层面的体现是喝酒、追逐荣华富贵;在精神层面则是精神的自由和不朽,表现在对功名的追求、对自由和求仙之路的追求和著书立说。”詹福瑞认为,李白身上有凡人的共性,也有天才诗人的独特。
“再回首”写李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詹福瑞即师从海内外知名的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专家詹锳先生,开启了了解、研究李白的学术生涯。
“李白研究是詹锳先生毕生的学术追求。从22岁大学毕业起,詹先生从事李白研究的时间跨度几乎长达一个甲子。他关于李白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无论著作抑或论文,其学术价值放置于其问世的那一个时期可以说均达到学界一流水平。”詹福瑞回顾,跟随导师詹锳耳濡目染,他还参与整理创作《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李白诗全译》等书,为信手拈来李白诗文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集评》一书,以静嘉堂文库藏宋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参校本超过30部,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
“读李白的诗,能发现他的时间感特别强,有‘时不我待’‘及时行乐’的紧迫感,也有着建立功名、使自己声名不朽的焦虑。”詹福瑞表示,上世纪90年底,他陆续写了李白的英雄意识、自然意识、孤独意识等方面的论文,便转入魏晋南北朝研究。后来辗转行政管理、高校教学等不同人生体验,再读李白的诗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如果年轻时就谈生死问题,我的认识不会很深入。”詹福瑞坦言,只有历经官场、学术的历练,个人对人生有了一定认识,再回头看李白的认识会更清晰。
李白名篇《将进酒》在嵩山写就
“李白与河南渊源深厚,天宝三年他离开长安到河南洛阳,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见到杜甫,两个伟大的诗人相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詹福瑞告诉记者,李白喜爱游历,天宝十二年左右,他辗转河南河北,游走于嵩山、邯郸、天津、安陆等地千古名篇《将进酒》,就是在嵩山脚下的登封写成,这次到河南还收获了他与宗氏的婚姻。
在当下,人们读李白有何时代价值?詹福瑞认为,李白身上有“盛唐少年”的自由洒脱、不媚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概很受年轻读者欢迎;而李白身上还有慨叹“行路难”之后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给人宽广的心胸、快乐的希望。同时,李白还有更深沉的悲号、沉郁,但又不同于杜甫,李白的悲中放号最终还是归于飘逸、意气风发,让人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在詹福瑞看来,李白在世时就被人“塑造”,1300年来,诗仙、豪放、飘逸、浪漫等标签逐渐定型,“从生命角度观照李白,重在分析诗文文本,试图呈现一个肉体与精神的李白,一个天才诗人与凡夫俗子的李白。”詹福瑞借歌德的话这样形容李白:“一个鲜活的生命,那是多么奇妙和珍贵的东西!与其处境多么的契合和协调,多么的真实,多么的有存在感!”
记者 左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