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华子,病毒感染后有潜伏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烧,为什么现在还是在用测体温来筛查病毒感染者呢?华子解释说,在华子上班时,医院门口有“全副武装”的发热门诊预检员,手持额温枪检查进门的每个人。华子下班时,小区门口有严阵以待的物业保安,也拿着额温枪检查体温。那些开放式的老旧小区,则只留一条通道,其他通道都被封闭,由街道社区人派人检查体温。只要体温异常者,就会被记录、通报,转送发热门诊进行进一步的筛查。
一、降低筛查成本
(资料图)
想进行高准确性的筛查,最理想的状态是全国每人都用病毒核酸试剂盒检查一遍,把反应阳性者都集中在一起隔离治疗。但现在试剂盒成本太高,而且抗疫一线的医院都不够用,根本不可能作为普通的筛查手段。所以针对大众,需要有一种低成本的防疫手段。
而测量体温,就是最简便快捷,同时也是最低成本筛查病毒感染患者的方法。虽然对于潜伏期的患者,还有症状不典型不发热的患者来说,用测体温筛查的方法可能会“漏网”,但是大多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发热仍是其主要症状,是可以被筛查出来的。所以测体温,就是在目前阶段,寻找病毒感染者的最具“性价比”的筛查方式。
二、与时间赛跑
以十七年前的“非典”为例,从发现开始,一直到最后消灭,人类也没有找到针对它的特效药。所用的方法就是筛查出感染者,并且隔离。被病毒感染的人,只要潜伏期不是很长,最终就是要么免疫力占上风,患者痊愈。要么是病毒占上风,患者不幸死亡。这两种结果都会导致病毒从患者身上消失。
所以说,对于一种潜伏期不太长的传染性病毒,只要切断了传播途径,把病毒隔离在单独个体中形成“孤岛”,那么很快就会把病毒完全消灭。现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手段就是与时间赛跑,一方面教给易感人群正确的防护手段,一方面尽快找出感染者并隔离,只要我们发现感染者的速度,大于其传染的速度,就可以将病毒消灭了。
三、什么样的体温算发热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一天不同时间会略有波动。通常采取腋下或是口腔测量,这两个地方的体温测量较准确也较方便。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口腔温度为36.3~37.2℃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即为发热。
初步筛查发热患者时,通常采取的是红外线体温计,即额温枪,用来测量患者额头皮肤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额头皮肤温度实际会比体温稍低一些,大约差2℃左右。在额温达到35℃的时候,实际体温应该在37℃左右了。
人体额头暴露在外界,受环境影响较大。如果测量地点与外界温差较大,则被测者应当在测量环境下等待2分钟后再测,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如果测得温度偏高,还需要用水银式体温计进行复测,以消除额温枪的误差。
四、关键是做好个人防护
筛查病毒感染者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易感人群的个人防护。从过年到现在,大部分人宅在家里过了一个“最漫长”的年假。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最长为14天,如果14天内没有疫区旅行史,也没有与感染者、疑似病例的接触史,自己也没发生症状的人,就可以安心了。
但所有人不可能无限期地继续待在家中而不工作,所以随着返工日期的到来,每个人都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发生“人传人”的感染。上班尽量采取步行、骑行以及私家车的出行方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不得不乘坐公交车和电梯,一定要戴好合乎防护标准的口罩。在车上不要乱摸乱动,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
多人共用的办公室尽量戴口罩办公,还要多通风,每次通风20~30分钟,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勤洗手,在接触其他人物品之后,不要用手挖鼻孔或是揉眼睛,一定要及时洗手。在多人办公的地点,勤洗手防病毒的效果甚至大于戴口罩。每天吃饭也不要聚餐,要分餐独食,每天测量体温,监控自己的健康状态。
应对传染性的病毒,是一场全人类的共同战役。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好自己,就可以保护家人,同时也保护了其他所有人。所以说战胜病毒并不难,只要保护好自己,最终就会战胜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