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汪雪然 翟岩 董良坤 德州夏津报道
2017年11月,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因其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和农业景观维持等方面具有多功能价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收录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片在历史上曾行水759年的古黄河土地,如今以古桑树群为核心不断滋养丰富着夏津的文化成果和农业发展。3月28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夏津县,对这处“保卫”夏津县数千年的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一探究竟。
(资料图片)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位于山东夏津县东北部黄河故道中,占地6000多亩,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两万多株,是中国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在专门为古桑树文化建设的古桑博物馆,古桑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曹茹向记者介绍道,“历史上夏津经历过黄河主流的两次改道,一次为公元前602年,一次为公元1048年,那之后留下了一片天然沙丘景观,当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桑树。”
据历史记载,夏津黄河故道的古桑树群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到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抚台朱国祥曾在津出巡,见此地“地半沙滩,不宜禾稼”,便晓谕“当地人多种果木,庶可以免风灾而裕财用”。迄于清中叶已是林木郁郁,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8万亩,曾有记载“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
记者了解到,夏津黄河故道的古桑树属深根系乔木,主根系深1-2m,而侧根最长超过9m,水平根和垂直根综合配置,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吸水固土网络,在黄河故道风沙区发挥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止风蚀的巨大作用。这片古桑树群为当地人民抵御风沙,维护了居住的生态环境,而这里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古桑树群。
夏津古桑树群森林公园里最年长的桑树,此树树龄已1500年,据当地人介绍,这颗椹树王结出的果子,最为甘甜
“小的时候,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到桑树林里玩儿。那时候风一刮,沙子被卷起来,四周又都是密密高高的树林,经常迷了路。”如今68岁的西闫庙村村民闫发刚对记者回忆起童年,脸上露出笑容。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和西闫庙村村民一起致力于保护古桑树群的工作,如今已经有40多年了,“听到选上了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我们村民都高兴坏了。”
目前,由西闫庙村代代守护的古桑树群大约有6000棵,和夏津县其他地域的劳动人民一样,他们用土炕坯围树,畜肥穴施,犁伐晒土等方法施肥和管理土壤;用油渣刷或塑料薄膜缠树干的方法防治害虫,天然无公害;采用“抻包晃枝法”采收,当地还流传着“打枣晃椹”的说法。
在桑树林间探寻行走时,闫发刚向记者介绍着桑树生长的年份,路边一些不甚起眼、盘根错节的桑树木,都已经拥有数百年的生长历史。此时初春,很多村民们正在林地间打药,大家都期待着5月份桑树的丰收。
3月,闫发刚在林间检查桑树的发芽情况
除了防风固沙,桑树丰收结出的椹果,也对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种植技术的完善和桑树品种的更新,村民们靠桑葚果致富,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以前的时候就4毛一斤,每户每年也就卖个几十块钱。”闫发刚感慨,“现在不一样了,两块钱一斤,还不愁卖,大家差不多一年能收入4-5万块!”
无独有偶,在前屯村,刘传峰的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为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2010年,从事桑树种植的刘传峰从椹果不易保存的角度出发,开始研究椹果干的生产。
2013年成立了合作社之后,他还将目光放在了桑叶上。用刘传峰告诉记者的话来说,“桑树浑身都是宝”。如今他每年5月开始处理桑葚干,6月初对桑叶烘干制成桑叶茶,等到9月或10月下霜之后,桑叶又能制成一批霜叶茶。加上其他桑产品的生产、售卖和发货等工作,一年到头,刘传峰忙得不亦乐乎。目前,前屯村约有100余户的村民们参与到刘传峰的椹果合作社中。
刘传峰在近年新建的厂房中检查桑叶茶的制作情况
如今,刘传峰的女儿在附近古桑树群的旅游景区开了一家小商铺,铺内售卖父亲生产的桑树食品。而他9岁的小外孙女,也在姥爷的桑树“零食”包围中长大,她很喜欢吃椹果糕,这是由椹果干、黑芝麻、核桃仁等配料制作而成的一种夏津特产,极受当地小孩子们喜爱。
谈及未来,刘传峰计划购入一套制作冻干的设备,想在制作桑树产品上更加精进,“现在厂房扩大了,以后还要做大做强,希望给我和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刘传峰的愿望和他所经营的产业一样接地气。
除了对桑果、桑叶等部位加工而成的产品外,夏津桑黄也是当地极富盛名的特产。桑黄是当地一种生长在桑树上的真菌,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百姓们称为防治百病的“奇药”。夏津如今已有专门的室内人工培育基地,对桑黄进行养殖和加工,目前关于桑黄的产品有桑黄片、桑黄糕、桑黄茶、桑黄酒等多种产品,桑黄也于202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定为中药名。
桑黄人工养殖的温室内,要时刻保持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夏津黄河故道的古桑树群被当地人民称为“聚宝盆”,这其中所“聚”的,不仅仅是桑树产业带来的致富之路,还凝聚着夏津人民世世代代上千年传承的农业文化精神。作为山东省境内唯一一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未来,这里将向全国、全世界彰显山东农业文化的脉络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