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我市韩冰川老师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仅12人,山东唯一,也是全国325万名幼儿园教师的唯一代表;在2023年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我市2人入选齐鲁最美教师、5人入选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占全省10名齐鲁最美教师的五分之一、30名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的六分之一。


(资料图)

下面,我们一起走近2023“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淄博最美教师”——傅家实验小学徐美华。

教师节2023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淄博最美教师

徐美华:潜心科研为教学 树魂立根育新人

有人问她:“你已经是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也已经评上正高级教师,为什么还如此拼搏与奋斗?支撑你的动力是什么?”她说这动力来自于教育的情怀。2022年当选为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之后,让她更明晰了教育的使命、教师的职责: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教师是在做培根铸魂的事业。每一个生命都是无比珍贵的,无论成绩好坏、家境贫富,教育所要承担的就是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开启每一个人的智慧德能,让人有尊严、有个性、有价值的发展,为实现幸福人生奠基。这是她的教育信仰。“树教师魂,立教育根”是她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

潜心治学,做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身为教师,把课上好是最基本的责任。如何把语文课上好?这对非语文科班出身的她来说是一项挑战。她选择了迎难而上,一个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误人子弟。她认真拜读语文教育教学理论,阅读中外文学经典著作,在无数个深夜挑灯夜读,一年的时间抄写了33本教育理论,阅读了56本教育、文学书籍,写下了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2016年执教市公开课《凡卡》,将契诃夫的所有小说逐一细读,写下了一万多字的备课笔记,赢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于漪说“对自己的母语不热爱,很难有浓烈的民族情、爱国情”。如何让母语学习成为学生的挚爱?大量阅读是最佳良选。读什么?怎么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规律,选择了浓缩的中华文化——成语和经典的古诗文作为母语学习的有益补充。课堂上带领学生集体诵读,润物无声中实现了对经典的记忆,文白对译的方式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以致用中实现内化与迁移。带领高年级学生诵读《论语》,发现众多成语出自论语,萌生整理成册的念头。白天,她在学校上班,晚上她泡在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历时六年,经过三次推翻重写,不计其数地修改,出版了《读论语 学成语》,并在山东省课程资源评选中获一等奖。在教学中,论语学习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结合,历经千年经典文化在课堂上得以传承,“阅读提升智慧、经典润泽生命”始终是她秉持的语文理念。2016年10月,《中国教师报》整版报道《徐美华的阅读教学秘笈》。小学五年,她的学生年阅读量在百万字以上,积累背诵量在一万字以上,数千条成语,三百首古诗词的积累为母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底蕴,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在全国名师课堂观摩活动中执教观摩课。2019年,在全国“千课万人”课堂教学研讨中执教公开课,获得一致好评。先后受邀去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执教观摩课、省级示范课20余节,做学术讲座10余场。2022年,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和校长培训专家库。先后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教育硕士合作导师、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兼职副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教师;连续三年被聘为山东省远程研修专题工作坊主持人。2023年,成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首批培养对象。

醉心科研,任语文教改的排头兵

“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研究教学规律让更多学生受益!”于漪老师的话一语点醒梦中人,如何寻找教育教学的规律?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她开始了教育科研的尝试与探索,一头扎进了“海量阅读”的教改实验。2013年,《小学生海量读写的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山东省教育规划课题。历时三年的扎实研究,“海量读写”让零基础入学的学生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人均识字达两千字以上,提前四年进入无障碍阅读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阅读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通过了课题鉴定,以一致通过的成绩顺利结题,并获淄博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张店区教育局两次召开徐美华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她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之后,她继续深化研究,先后主持市级规划课题《小学生西游记读写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基于学习任务,融合阅读与写作,杂糅音乐与美术,实现跨学科学习,阅读相关解读书籍26本,写下了近三万字的感悟与反思;主持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小学语文阶梯式拓展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探寻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学规律,形成了小学生阶梯拓展阅读的推荐书目,探索了阶梯拓展阅读的教学路径和策略,提出了“1+2+n”的阅读模型,1是教材,基于教材拓展阅读相关的文章,习得方法并运用方法;2是主题,以成语和古诗文为两大主题拓展阅读,厚实积累语言素材;n是整本书阅读,培植阅读兴趣,运用阅读方法,习得阅读能力。时隔多年现在高三的小浩(化名)妈妈打来电话,感谢她在小学带领孩子大量阅读,高中三年孩子的语文轻松而高效。显而易见阅读为孩子的后续发展积淀了力量。该项目也荣获山东省乡村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市首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一等奖。基于以上研究基础,现在的她开始对语文教学评价进行研究,试图攻克“教育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以学生学业述评报告为突破口,基于课程标准,构建评价目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让评价改变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现状,让语文学习看得见。

用心育人,做守望教育的爱人者

2016年响应张店区名师下乡的号召,她积极报名从城区最好的小学来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就是想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想让农村的教师也能尽快成长。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更坚定了她扎根农村,支援农村教育的决心。对她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须关心。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他们,毫无条件地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学习,帮助他们改正,帮助他们成长。

“用爱守望教育,用心静待花开”,历时2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6年,她更加懂得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孩子,就是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在一个班内孩子因为比较会有优劣,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家庭的全部。班里有随班就读的孩子,说话含混不清,思维也慢,课堂上他有单独的小任务,有小孩子质疑她不公平,但在她看来,正常孩子认识20个生字和他认识2个生字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样的。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让他不再孤僻,入学第一年的教师节,她参加完教师节的表彰活动,刚进办公室还没落座,他就挤了进来,拿着朵纸花送给她说:“老师,花!快乐!”虽然孩子表达不甚明白,她却懂得,这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祝她节日快乐!她心底明白,这个孩子在办公室外徘徊等待的时间有多长!孩子的姨母这样给她留言:“徐老师,孩子经常说起您,那份眉飞色舞让我感到了他的快乐,做您的学生真好!”师爱赢得生爱,赢得家长的信任。她坚信,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需要用宽容之心,细心呵护,耐心等待,这一朵朵小花总会开出最绚丽的花朵。她的学生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他们一样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投身公益,做教育智慧的点亮者

教育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而为,教育更不应该是保守的,好的教育智慧应该是共享的,让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进而惠及更多的学生。2016年、2022年两次主持区级名师工作室,认定齐鲁名师后主持山东省名师领航工作室,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阔教师视野。先后邀请省教科院张斌院长、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等进行专题讲座,带领工作室成员赴威海沈阳路小学进行跟岗学习,为教师成长注入了鲜活动力,指明研究方向。借助专业阅读,培养教师毅力,丰厚理论素养。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摘记一页A4纸笔记,不少老师认为每天不读书就像是少了什么一般,老师们的阅读习惯已形成,教育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系列活动的举行,工作室成员课题立项率从23.6%提高到75.8%,指导教师省级课题立项2项,市级立项3项。指导年轻教师左晓彤进行了市级网络教研专题发言;3位教师成为学校的业务校长,所有成员在学校成为中坚力量。

作为省教师培训专家、省教育科研工作坊主持人、市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经常赴各地送课,做公益讲座,唤醒教师的研究热情,带领教师进行“大概念”统整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面对教师高涨的科研热情,一个半月时间进行了6次专题培训,从选题、申报书的撰写到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撰写,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一学期的时间一对一进行教学研究指导达126次。教育不是给予,而是点亮,点亮教师的研究热情,点燃教师的教育理想,让更多的人行走在幸福研究的路上,做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幕后力量。

作为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市传统文化进校园宣讲团成员,做好志愿者,主讲亲子阅读与传统文化,引发家长对阅读的重视,学会亲子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携手聚力营造书香家庭,为书香社会的构建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她会一如既往,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教学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行走在助推教师成长的路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