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企索赔45亿美元后,“乌克兰国有化马达西奇”一事又传来新进展。


(资料图)

当地时间11月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该国已决定将发动机巨擎——马达西奇等5家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收归国有,并称这是乌克兰必须采取的步骤,将有助于满足乌克兰国防部门的迫切需求。此举也意味着,乌克兰在“没收中企资产”的道路上已经愈走愈远。

获中企70亿“救命钱”乌克兰发动机巨头“起死回生”

马达西奇是“中企资产”,这事要从2015年马达西奇深陷营收困境说起。

当时的马达西奇刚刚失去了俄罗斯客户,70%的出口市场受到影响;乌克兰不忍见“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垮塌,于是开始为马达西奇寻找境外接盘买家。同年,马达西奇与北京天骄航空就正式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计划投资200亿元,在中国市场建设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

2016年,马达西奇CEO博古斯拉耶夫与中企签下协议,同意出让其持有的56%公司股权,同时中企向马达西奇提供2.5亿美元(约18亿人民币)的长期低息贷款。

除了股份合作之外,中企还提供了大量的订单。据统计,中国市场在2018年成为了马达西奇的最大买家,占比达到35%;到了2020年上半年,中国订单占比更是超过了50%。2021年1月,双方又签下了一笔大单——400台AI-322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价值约8亿美元(约58亿人民币)。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中企的投资和源源不断的订单,马达西奇才从营收困境中摆脱出来,其CEO博古斯拉耶夫也承认,如果不跟中国市场合作,马达西奇首先面临的就是“解雇10000名员工”的难题。

怎么看都是利好中乌企业的收购合作,但随着2017年乌克兰官方的强势介入,这笔投资也开始了长达5年的拉扯。

美国搅局施压乌克兰“没收”中企资产面临45亿美元索赔金

2017年,乌克兰国家安全部门突然十分关注这一投资收购案,尤其是在得知马达西奇准备在中国建立一家生产发动机的工厂之后,乌克兰更是以“资产非法转移”为由,对马达西奇提起了刑事诉讼,并在不久之后冻结了中企持有的56%的股份。

就在市场一片错愕之际,这场闹剧背后的“搅局者”逐渐浮出了水面。

2019年,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到达乌克兰,并一再向乌方施压,要求后者禁止马达西奇被中企收购,同时威胁称可能会暂停对乌国家保护方面的援助。

迫于美方的压力,2021年,马达西奇被乌克兰“国有化”,至此,收购项目彻底被迫告吹,而后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行政令,对“马达西奇收购案”相关的中乌企业和个人实施了经济惩罚措施。

为了向美国递上“投名状”,乌克兰无端阻挠中企收购,为此,乌政府也面临者中企45亿美元(约326亿人民币)的索赔金,但令乌没想到的是,这次“肆意没收中企资产”的后果远比想象中的更严重……

乌克兰求援美国无视乌专家:损失将是灾难性的

乌克兰独立通讯社曾分析,如果从乌极其有限的外汇储备中拿出36亿美元(中企第一次索赔金额)支付赔偿,会将导致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崩;据统计,2021年乌克兰国家银行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净额总计181亿美元,乌克兰专家就坦言,“乌方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并提议应由美国向乌克兰支付国际仲裁造成的损失。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美国明显不会自掏腰包帮乌克兰兜底。

其次,乌克兰单方面叫停的举动也将影响中乌的经贸合作关系。从进出口数据来看,中国是乌克兰商品最大的进口国,2021年自乌进口98.99亿美元(约718亿人民币),一旦对最大的市场出口受阻,乌克兰只会面临雪上加霜的处境。

时至今日,乌克兰又一次对“国有化”马达西奇强势发声,称是“国防安全所必须采取的步骤”,但细究背后的深层关系,又何尝不是美国一步步将乌推到了高台上。美国挑动了俄乌对立,导致冲突升级,之后又弃乌于不顾,面对乌克兰的求援多次选择拒绝,还在欧洲能源短缺之际大幅提高天然气出口价格,大捞一笔,导致乌克兰再一次陷入两难处境。

可以说,乌克兰如果还是一味的选择服从西方、一味的盲目站队,那未来军工业和经济发展,也很大可能会失去最后的机会。

文 | 刘苏林  题 | 黄梓昕  审 | 刘苏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