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年初和春节是银行理财风光盛宴的高光时刻,毕竟银行的“开门红“事关一年的指标好坏。因此,在每年的”开门红“和”双节“期间,各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推出各种名目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

一、三大原因导致今年银行理财“双节特供“风光难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曾经的银行理财在百万亿理财市场上占据近三分之一,所以每年的年底年初都是银行理财最活跃的时期,但今年的各银行理财公司都没有出台针对“双节“特供的理财产品,也没有如以前年份的”年终奖理财产品“”压岁钱理财产品“,难道是银行理财不再需要理财资金了吗?实际上并不是。

造成目前银行理财“双节特供“风光不再的被动局面,主要是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2022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大幅度回撤及4000多只银行理财亏损导致众多投资者受到伤害。

虽然说2022年银行理财经历了两次大的回撤,但最核心的冲击和根本性的影响还是2022年11月份并一直延续到年底的银行理财净值大幅度的回撤,这次回撤的幅度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曾经一周内7日年化收益率亏损的理财产品数量占一半以上,最多时50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亏损,2000多万银行理财投资者受到损失,其中一年银行的两只理财产品有一只最大7天亏损幅度达到33%以上。这种对银行理财投资者的伤害无法在短期内平复,在“双节“期间无论推出什么样的理财产品都显得不那么全时宜,因此各银行理财纷纷偃旗息鼓是可以理解的。

二是大量的银行理财赎回者短期内主要转为银行储蓄不会再回归银行理财

面对银行理财净值的大幅度回撤甚至众多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银行理财投资形成赎回潮,并将众多理财投资回流银行储蓄,有数据显示,2022年底与11月份相比,银行理财规模回撤了2.5万亿,仅2022年11月份主要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就回撤了6300亿元。导致银行储蓄出现天量的增长,2022年前11个月居民储蓄存款增加了15万亿之巨。在众多投资者从银行理财市场大逃亡之际,短期内“双节特供“理财产品就成为一种鸡肋,推出去可能不见得有人买账,不推出就显得冷清。两者相权可能冷却是最好的治伤良方。

三是目前银行理财虽然净值回暖但银行理财并拿不出“双节“可以特供的能让投资者信服的理财产品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虽然进入年初以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了一定的回升态势,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已经回暖,更有专家提出目前已经是投资银行理财的最佳时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造成银行理财风险损失的底层资产状况仍然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银行理财中出现的投资期限错配、风险评估能力欠缺、风险资产控制能力不足、风险补偿机制严重滞后、优质理财资产严重缺乏的现状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银行的底层重建和基础的打造需要一个时间,银行的风险体系重塑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出台银行理财的“双节特供“产品并不能令人信服,也不足以让投资者真正拿起好不容易逃出来的资金进行购买。

二,银行理财多样化主题理财做出各种吸引投资者的尝试

2022年以来,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实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率已经超过95%,而同时我国已经有31家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包括开业),银行理财竞争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同质化将进一步推动银行理财子公司竞争重心由理财公司的牌照获取转向银行理财风险的经营管理转变、由同质化的理财产品向差异化发展更加注重理财产品特色转变、由单纯地扩张理财规模向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转变。

因此,银行理财公司打造自身的特色化产品体系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2022年以来各银行理财机构进一步丰富理财产品体系,加大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力度,一些主流银行理财公司发行多类型的主题理财产品如ESG理财产品、绿色理财产品、FOF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和专精特新理财产品等,通过各种主题理财产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有特色和针对性的理财服务。

还有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满足银行理财投资者多元化理财需求的基础上,创新了一些多样化的主题类理财产品如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双碳理财产品、乡村振兴等多个理财投资领域。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目前银行理财市场上在售及存续的养老主题理财产品就有50只。未来随着我国养老第三支柱越来越受到重视,养老理财产品市场拥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三,银行理财多样化主题理财值得期待吗?如果不能对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和风险控制基础进行重建,多样化主题理财仍然只是一种换汤不换药而已

虽然我国银行理财公司对多样化主题的理财创新值得肯定,毕竟多样化比单一化更能够给投资者以便利、更能够给实体经济提供融资可能,毕竟起码看起来银行理财产品更丰富多彩。

但是这种银行理财多样化的主题理财值得期待吗?能够改变目前广大投资者对银行理财大幅度净值回撤以后的美誉度和信任度吗?短期内可能并不能。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从银行理财风险管理基础上打造、不能从银行理财风险机制上重建、不能将投资者的根本性诉求进行有机的整合,银行理财的多主题化理财产品只不过是换了一张理财的脸而其它的仍然是那个以前的自己而已。

目前的银行理财需要反思的是到底现在的银行理财与以前的银行理财有什么样的区别?银行的理财投资者到底与银行的存款投资者有什么不同?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与银行底层资产的价格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银行理财对风险的处置到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机制?银行理财投资的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到底应该如何建立?买者自负的前提是卖者尽责如何才能体现?银行理财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真正得到委托者的信任?

当上面的问题都没有实现解决的时候,银行理财的多主题就实际上成为换汤不换药,难以真正挽回银行理财投资者的信任,毕竟我们购买的银行理财是投资了萝卜还是投资了白菜,最终的风险都是看天吃饭,都是老天爷赏饭吃。那购买银行理财的根本意义在哪里呢?你对银行理财有什么样的看法?在评论区说说吧。(麒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