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徐达死的早嘛,那个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开始他的政治大清洗。朱元璋杀功臣的帽子是摘不掉的,但是朱元璋不是斯德哥尔摩患者,更不是每天不杀几个人就心里不舒服的神经病。他的那种近乎于变态的大清洗,都是有理由的。换而言之,徐达死的时候,朱元璋没有理由杀他。


【资料图】

注意,上面说的杀人“理由”,指的并不是杀人的“借口”,而是好处。杀徐达对朱元璋有什么好处

回顾明初的五次大案,可以发现一个逻辑:

1376年的空印案,对文官集团下手;1380年的胡惟庸案,对相权下手;1385年的郭桓贪污案,名义上是对文官集团下手。实际上是对富商大贾下手,此案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国家剪天下羊毛的行动;1390年的清除胡惟庸逆党事件,对淮西派的功臣集团下手。1393年的蓝玉案,对功臣集团下手。

这个逻辑是,先从小官下手,逐步瓦解淮西集团;用自己的儿子取代功臣集团,待减轻皇权对功臣集团的依赖后,打击官僚和富贾阶级的势力,最后以党附胡惟庸为借口,一举将淮西集团铲除。清洗本来在这里就结束了。

没想到朱标意外病逝,导致朱元璋不得不诛杀蓝玉,又将清洗时间延长到了1395年。清洗时间1390~1395年。徐达虽然也是淮西派,但是他死的早,病逝于1385年,也就是郭桓贪污案的前几个月。当时发生的空印案和胡惟庸案,与他均没有关系。

并且,徐达不仅不会受牵连,朱元璋反而还要仰仗他。因为当时藩王还没有彻底取代功臣集团,徐达还有利用价值。附:当时就藩的藩王只有六人,分别是:

秦王朱樉(1378年就藩)

晋王朱棡(1378年就藩)

燕王朱棣(1380年就藩)

周王朱橚(1381年就藩)

楚王朱桢(1381年就藩)

齐王朱榑(1382年就藩)

朱元璋只要不傻都知道,靠这六个,二十岁出头的儿子,是不可能帮自己稳住地方的。因此,在徐达病死的当年(1385年)。朱元璋一口气又将潭王、鲁王、蜀王、湘王这四个藩王全部派了出去,其中最小的湘王才刚满14岁。

所以,徐达之死,是朱元璋意料之外的事。他本来还想继续让徐达替自己多干几年的活,岂料徐达突然病逝了。朝廷又发生了郭桓贪污案,一口气杀了几万人,天下震动,朱元璋只得把十几岁的小娃娃也派出去镇藩。

又过了五年,随着皇子们羽翼渐丰,功臣集团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朱元璋自然要对老伙计下手,借口党附胡惟庸,将李善长、胡美、唐胜宗、陆仲亨、陈德、费聚、顾时、杨璟、朱亮祖、梅思祖、陆聚、金朝兴、黄彬、华忠、王志、毛骧、于显、陈方亮、于琥等二十人全部杀掉。并编成目录《昭示奸党录》,警示后人。

试想,若是徐达多活五年,估计也难逃被诛杀色下场。最好的结局也是如汤和一般,主动解除兵权,告老还乡,时不时的还要被朱元璋叫到南京敲打一番。

不过,朱元璋的绝情,并非只针对功臣。他对他自己,对藩王,都非常严苛。比如说二儿子秦王朱樉,生前有劣迹(老大、老二、老三都比朱元璋死的早),朱元璋在命人撰写秦王祭文时,列举朱樉的十大罪状,件件有事实,件件有细节。谕令其地下有知,痛改前非。整个文章,看不到朱元璋的半点丧子之痛,只有朱元璋的切责之音。对儿子尚且绝情,杀功臣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了。

当时朱允炆已被立为太孙,朱元璋为了维护朱允炆的权威,才会对儿子们如此绝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