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0日晚间,42家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全部披露完毕。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成绩单也随之曝光。

2022年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突破万亿元。“宇宙行”工商银行持续领跑,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依旧稳居首位,分别为7113.92亿元、2658.22亿元,同比增长0.1%和15.56%。而盈利增速方面,邮储银行表现亮眼,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7.79%和14.48%,在六大行中均位列第一。


(资料图片)

六大行合计实现净利润1.03万亿元 “宇宙行领跑

2022年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营业收入依旧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8413.76亿元,同比增长2.36%。

从营收规模上看,工商银行作为“宇宙行”维持了其领跑地位,尽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微降0.10%,但营业收入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到7113.92亿元。而邮储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69.31亿元,同比增长7.79%,增速在六大行中保持领先。

资产规模方面,六家银行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合计总资产超160万亿元。

作为“宇宙行”,工商银行以39.55万亿元的资产规模继续领跑,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均突破30万亿元,分别达34.3万亿元、33.83万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28.64万亿元、13.52万亿元、12.69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7.17%、7.43%、8.81%。

盈利能力方面,据三季报披露数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六大行归母净利润破万亿,合计约1.03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6.47%。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归母净利润均超过2000亿元,分别为2658.22亿元和2472.82亿元,同比增加5.56%和6.52%。邮储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738.49亿元,居于六大行末位,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14.48%,为六大行之首。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研报中分析,盈利表现上,考虑到上市银行整体存量包袱较轻、拨备有较大缓释空间,同时部分银行具有较强的资本补充意愿,上市银行三季度盈利增速具备有力支撑。

六大行息差进一步收窄交行最低

今年以来,大型银行继续发挥信贷投放“头雁”作用,制造业、基建、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投放强度显著提升。

王一峰指出,三季度信贷投放维持较高强度,银行业信用扩张景气度回升。在今年三季报披露前,五大行集体“剧透”部分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合计新增一般贷款2.3万亿,占三季度新增一般贷款规模的53%,凸显信贷“头雁”作用。

三季报显示,农行、中行、邮储银行等多家大行今年前三季度信贷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显示,工行、农行和建行新增投放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中行新增信贷规模为1.69万亿元。而交行和邮储增速接近,投放规模超6000亿元。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计算,国有行支撑作用增强,前三季度银行业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六大行占其中的52.7%。单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4.4万亿元,六大行贡献度提升至55%。

近年来,银行业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力度,息差进一步收窄。今年前三季度,除中行外,其他大行净息差同比均有收窄,工行、农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98%、1.96%、2.05%、1.50%、2.23%,同比分别下降13个、16个、7个、5个、14个基点。中行净息差为1.77%,同比上升2个基点。

其中,六大行中净息差最低的交行解释,这主要是受资产端LPR下调、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较多。同时负债端受居民及企业投资和消费意愿下滑影响,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存款成本率呈现一定程度的刚性。

非利息收入遇冷 分析银行不会放弃对其战略投入

从收入构成看,非利息收入成为拖累营收增长的主要因素。三季报数据显示,多家大行非利息收入同比下滑。

具体来看,工行前三季度营收出现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非息收入减少。数据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非利息收入1837.94亿元,同比下降8.54%,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小幅增长0.29%。

除工行外,中行、建行、交行的非利息收入也分别同比下降10.88%、1.8%和3.92%。交行在三季报中分析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的原因称,主要是受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等因素影响。

除此之外,农行前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73.55亿元,同比增长2.87%;营收增幅居于六大行之首的邮储银行则实现了非利息收入的高增长,其三季度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236.39亿元,同比增长40.30%。

此前,中金公司研报称,预计上市银行财富管理、信用卡等净手续费收入仍表现较弱,同比增速可能延续二季度的较低水平。

报告显示,中长期而言,财富管理和消费信贷业务可能仍是银行重要的盈利来源,预计银行并不会因为业务短期的遇冷而放弃对其战略投入。

资产质量向好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总体稳中向好。

截至三季度末,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分比为1.40%、1.40%、1.31%、1.40%、1.41%、0.83%,除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微升0.01个百分点外,其余均有所下降。而从绝对值看,邮储银行截至9月末的不良贷款率为0.83%,虽然较去年年末微增,但仍处于六家国有大行中最低位,资产质量持续保持领先。

拨备覆盖率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减少14.14个百分点,达到404.47%,成为国有六大行中唯一一家拨备覆盖率突破400%的银行;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302.65%,较上年末增长2.92个百分点;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超过200%,分别为243.95%、206.80%。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因市场较为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多数行业的多数企业融资难度不大,违约概率较小,银行资产质量稳定,而在房地产相关行业,因三季度房地产销售数据仍然较弱,对公开发贷方面不良可能仍有生成。

中金称,展望未来,因房地产政策已有见底,将持续关注不良生成拐点的到来。总体而言,考虑到对公开发贷仅占总贷款的约6%,一定幅度的不良生成带来的信用成本有限,同时考虑到银行持续加大的核销力度预计不良率仍然稳定,拨备覆盖率仍可维持较高水平。

展望四季度,王一峰表示,银行股下一阶段的表现,应该建立在持续“稳增长”基础之上,而为了保证2022年经济增长位于合理区间,需要房地产市场逐步修复和基建投资增加强度。

“预计10月和四季度,大行仍是信贷投放主力,配合各类稳增长政策对社融增长起到支撑作用。”戴志锋称,一方面,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另一方面,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

王一峰则指出,开发性政策性支持工具、各类专项再贷款和中长期低息贷款等三类政策工具支持下,基建、制造业等领域信用扩张确定性较强。同时,随着房地产供给侧和需求侧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保交楼”资金到位后有望加速施工进程,建安和竣工数据有望从四季度起有所体现,拉动地产后周期景气度提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雨晨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推荐内容